close

台灣科技業管理新課題 大老闆為何翻臉

 

作者:江逸之  出處:天下雜誌 434 2009/11

 

 

 

近年來,台灣高科技業煙硝瀰漫,郭台銘林百里、曹興誠李焜耀……,從拜把伙伴,到形同陌路。大老闆們吵架翻臉的背後,是台灣科技業面臨經營模式的劇變。企業該如何找到新策略,在下一波競爭中勝出?

 

一場金融風暴,加速台灣科技產業的垂直大整併與跨入全新的經營模式。

 

最近一年,台灣科技業瀰漫煙硝味,大老闆們相繼翻臉,吵翻了天。原先合作關係密切的廣達與鴻海,卻因為鴻海集團大軍殺入筆記型電腦產業,好朋友瞬時翻臉。

 

雖然,鴻海已跨入筆記型電腦產業,但林百里難忍心中一股怨氣,在公司內部會議中不願意提到鴻海這兩個字,而暗諷「red sea(紅海,與鴻海音似)以前不做筆電,red sea現在跳進來做,會被殺得很慘,我們已經跟red sea在不同層次了。」

 

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大舉入侵筆電產業,同時間,同樣位在深圳的大陸企業比亞迪也一刀砍進了鴻海的EMS業務,惹毛了行事作風霸氣的郭台銘,矛頭朝向比亞迪。「就連供應商開的比亞迪汽車,都不准開進富士康的停車場,」一位鴻海的供應商透露。

 

台灣科技業的中年危機

 

二○○一年九月,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與明基集團董事長李焜耀,風光宣布聯友光電與達碁科技合併,打造成全球第三大面板廠。不到八年時間,同樣位在竹科力行二路的兩個鄰居(友達與聯電),卻因為友達宣布進軍LED產業,李焜耀與曹興誠原本是朋友,頓時間好鄰居變成了競爭者。

 

雖然景氣緩步回溫,「但大老闆們還是很憂慮,擔心下一個新產品與市場在哪裡?」每天至少要拜訪五、六家台商的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感受到企業高層的壓力,很多位在華東地區的PCB、連結器廠面對客戶詢價,卻「不敢報價、不敢接單」,消極等待被併購。

 

商場上沒有永久的朋友,只有恆久的利益。大老闆吵架翻臉的背後,「是藏不住的台灣科技業中年危機,昔日的成長模式已碰到瓶頸,」商研院副院長杜紫宸觀察,廠商都面臨到經營模式巨變的關鍵時刻。

 

台灣在筆電、主機板等十五項IT產品拿下世界第一,「卻只有『毛三到四』(毛利率僅為三~四%),」交大管理科學系教授朱博湧形容,台灣以代工為主的科技業者就像是一頭頭餵不飽的小恐龍,要靠大量低毛利的訂單,才能支撐營收成長,卻忽略了有機成長。

傳統的台灣科技業只是專注在硬體形式的改良,從桌上型電腦、筆記型電腦發展到小筆電,「現在卻是應用的巨變,」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表示,台灣都是從技術的角度來想事情,卻很少從市場與應用面來思考。

 

但是目前經營環境快速轉變,歐美消費市場尚未復甦,找不到新產品的窘境,「恐龍找不到原先的食物(訂單),必須要演化成適應力強的哺乳動物。」

 

垂直整合勝過水平併購

 

產業鏈的垂直整併,一直都是科技業降低成本、提升競爭力的模式,「成熟產業一定要走向垂直整合,這樣才能把成本壓到最低,你不整合,就是被整合,」前花旗集團董事總經理及首席分析師楊應超感受很深。

 

在鴻海切入筆電與液晶電視產業之後,筆電大廠相繼組成「防鴻聯盟」,廣達、仁寶、緯創及英業達不約而同地加速往上游機殼等零組件產業整合,提高自製率。

 

十月二十九日,緯創董事會一舉通過七項共六十七億元投資案,並與全球鎂鋁機殼龍頭可成、塑膠機殼龍頭巨騰合資設廠。

 

「在過去,台灣企業大都傾向於水平的競爭,在成本壓力下,轉往垂直整併,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上下游,全部搶單成一團,」拓墣產業研究所董事長陳清文觀察,科技公司的營運規模愈大,企業經營的方向都長得愈像,「全部都往三屏(電視屏幕、電腦屏幕與手機屏幕)發展,企圖找尋除了電腦以外的出海口。」

 

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邱奕嘉分析,企業經營策略可被分為三軸,第一個是產品軸,二是顧客與地理區域軸,第三就是垂直鏈上的佈局軸。

 

企業在追求成長時,客戶與產品兩軸的成長比較容易達到,台灣科技業者只好被迫往垂直鏈上的整合發展,但是在垂直鏈的佈局困難度很高。「垂直鏈上的佈局改變,就是代表經營模式與產品的大幅改變,相當於跨入一個全新的產品範疇,」邱奕嘉指出。

 

金融風暴讓企業重新思考垂直整合的必要性,過去垂直整合為了降低成本,「現在又開始切割集團內的上下游產業鏈,要求每一個事業部都必須獲利,更加實施利潤中心制,」華寶通訊總經理陳招成剖析。

 

固然企業提高產業鏈的垂直整合程度,可以立即解決降低成本的燃眉之急,「但向上向下整合,卻更可能分散掉企業資源運用的強度,」杜紫宸質疑垂直整合的綜效,企業應專注在提升價值,而不是在價格上打轉。

 

轉型服務提供商

下一波的競爭已經不在於垂直鏈上的佈局,而是決戰顧客、產品與垂直鏈佈局的三軸最佳配置,所有大老闆們都在思索如何突破既有的經營模式。

 

長期以來,台灣產業靠「量」的經營模式,逐漸要改成垂直服務價值鏈的經營策略。

 

同時間,毛利率超過二五%的研華科技也正在推動一場寂靜的工業電腦經營模式革命。

 

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思考如何建立起垂直服務的價值鏈。研華原本以產品來命名事業部門,現在改成以垂直應用領域來定義事業部,設立電力與能源、軌道交通、醫療照顧平台的事業部,讓所有的員工都從應用面來滿足客戶需求,而非單純只從產品技術面來思考問題,「目前已經有一半的營收來自垂直領域的事業部。」

 

不只是擅長代工製造的台灣硬體廠商思索轉型之道,經營品牌的宏達電等業者,也在此刻啟動大規模的新品牌定位計劃。

 

十月十九日上午,寬敞舒適的宏達電桃園龜山總部,竟然湧入台北與桃園兩地四千多位員工,把餐廳與每一樓層擠得水洩不通,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花了近四個小時,對著所有員工宣布新的品牌logo,闡述HTC的新品牌精神「Quietly Brilliant」,所有的公共空間全面換上六幅全新企業文化的海報,隨時提醒員工。

 

同時間,宏達電也第一次在美國、歐洲二十個國家,同步播放「YOU campaign」電視廣告,訴求消費者至上與無所不在的手機設計創新,「這一次的HTC全球品牌宣傳,遠比二○○六年Peter(周永明)宣布要自創品牌還更重要,」一位宏達電高階主管透露,全新的品牌定位,從小小的名片設計都要讓人耳目一新。

 

過去宏達電成功的關鍵在於速度夠快,智慧型手機研發的速度比對手領先,但最近半年,三星等業者紛紛跳進來Android手機領域,大陸華為也虎視眈眈地推出低價智慧型手機,「光是年底,市場上就將出現二十多支Android手機,宏達電在產品領先的優勢逐漸被追上,」邱奕嘉剖析。

 

宏達電面臨到昔日的經營模式(與電信營運商合作開發手機)被對手抄襲,而國際大廠開啟機海戰術,挑戰宏達電在微軟與Android平台手機的龍頭地位。「宏達電要成為真正的品牌大廠,HTC品牌必須要得到消費市場的認同,而不只是追求高性能的專業形象,」邱奕嘉指出。

 

金融風暴也提供台灣經營品牌的業者,一個絕佳搶攻市佔率與品牌轉型的契機。

 

不只是宏達電在此刻啟動新品牌定位計劃,最近七年快速竄起的台灣第一大投影機品牌奧圖碼,也正思考如何把品牌經營更上一階。

去年,奧圖碼在中國市場繳出業績成長率九八%的亮眼成績單,今年雖然遭受到全球不景氣的衝擊,奧圖碼在中國的業績更逆勢成長七成以上,躋身中國第四大投影機品牌。

 

一招打天下的時代過去了

 

在十月底的亞太區業績檢討會議上,琉璃奧圖碼亞太區總經理郭特利花了一整天的時間,與來自各國的總經理們討論如何品牌轉型,從強調性能價格比的品牌形象,轉變成最專業的投影機品牌。

 

「企業不能只是盲目追求營收數字的成長,要開始思考如何有機成長與品牌經營,」郭特利強調。

 

金融海嘯造成產業秩序的重組,過去一招打遍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,未來的競爭要比誰能夠最快速建立起全新的營運模式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chia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