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2008年8月

 

學界觀察》迎接下一波成長

中小企業成長三大創新

 

台灣的中小企業很衝,它們的規模不大,卻創造了傲視大型企業的利潤率。

然而,受限於規模與資源,中小企業的成長動能,仍與大型企業有段距離。

這不是宿命,只要勇於轉變,中小企業都可望成為下一個鴻海!

 

 

中小企業向來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體。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調查,至2006年底止,台灣中小企業家數占全體工商業比例達99.3%,提供約473萬個就業機會,創造近新台幣十兆元的生產總額。這群螞蟻雄兵當年度的利潤率,較大型企業及全體企業分別高出0.6%與0.4%;但其利潤成長率雖較2001年提高1.9%,卻仍低於大企業2.4%的利潤成長率。如此數據顯示中小企業透過靈活的全球布局,整體利潤率並不小於大企業,但成長動能則受限於資源與規模而明顯不足。另一方面,價值的創造與創新能力有關,利潤成長率的趨緩,代表中小企業在創新能力的突破上,遇到一定程度的瓶頸。

有鑑於此,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專班(EMBA)特與IBM及磐石會合作,針對大台中地區的產業特性,共同開設「總經理領導學」課程。在課程的討論中,我們發現幾個中小企業在成長與創新過程中最容易遭遇到的困境,並透過理論與實務的對話,參考大台中地區企業的成功經驗,歸納出台灣中小企業再創成長動能的可行途徑。

受限於資源不足,中小企業主無法像大型企業,聘請一流人才擔任管理要職。凡事親力親為,公司難在短期間內大幅成長;在業績沒有亮眼表現下,更難吸引優秀人才加入以解決經營的困境,因此陷入了中小企業在發展上常見的惡性循環。

許多企業主認為,這是中小企業的宿命,無法突破。但他們忽略了許多成功的國際企業,也是由中小企業發跡的。例如:鴻海集團從做電視機的按鈕起家,如今成為橫跨各洲、六十萬大軍的企業。與其消極地視資源不足為宿命,倒不如積極思考形成困境的原因與突圍之道。

 

五大成長挑戰

分析這個困境形成的原因,資源不足其實只是表象,背後的原因是,運作機制與成長模式無法支應公司未來成長。所以,企業主首先要誠實地檢討公司內部運作機制,包含了決策體系、管理人才與制度,並從過去的追逐成長機會,轉為以核心能耐為主體的成長模式。最後,也應在上述兩項基礎上,根據未來競爭情勢,思考自己應採有機成長(organic growth)或併購發展的發略,以創造下一波成長動能。

 

挑戰1:決策機制

單向→多元

決策機制是中小企業面臨的第一個困境。中小企業的決策核心多為家族成員,在欠缺專業經理人的機制下,決策一向以董事長的意見為主,而員工也習慣唯董事長馬首是瞻,有些主管甚至在董事長意圖未明前,不敢做決定,深怕多做多錯。這種「唯君命是從」的決策,使公司完全隨董事長一人的意志起舞,不但決策品質的良窳難以掌握,決策速度也跟不上企業的版圖擴張。

此外,中小企業董事會普遍未發揮其應有的監督與掌舵功能,形同虛設。理想的董事會除了應有的「公司治理」功能,更要能制定公司未來發展的重大方向。而台灣中小企業的董事會,向來以家族成員或是創業老臣為主,除了同質性高,不容易有新穎的創見外,又受限於既有的權力結構,普遍吝於表達任何異見,使得原本應該制定公司長期發展方向的董事會,往往流於形式而喪失策略指導的功能。

上述的決策問題,在營運初期即獲致成功的公司特別嚴重,因為初期的獲利,代表董事長的決策是正確的,心懷異見的經理人便不敢表達想法,而董事會也因為業績表現佳,而不願承擔求新求變的風險。事實上,當公司規模尚小,管理複雜度不高時,這樣的決策機制並非壞事,反而有決策速度快、易於追蹤與執行等優點。但隨著公司成長到一定的階段,管理複雜度的增加,與國際競爭壓力的多元化,公司的決策必須隨機調整,保持營運的彈性。尤其是國際化之後,跨國營運活動的協調與決定,都有賴於一套良好的決策體系。傳統的一人決策模式,已無法支撐公司在全球布局中的發展。因此,如何從單向的決策過程,邁向更多元的決策機制;如何使淪為橡皮圖章的董事會,發揮策略指導功能,成為台灣中小企業邁向下一波成長的第一項挑戰。

 

挑戰2:管理人才結構

不均衡的漏斗→質量俱佳的金字塔

決策機制外,中小企業成長的第二大挑戰,來自於管理人才的匱乏。多數中小企業的人才結構都呈不均衡的漏斗狀。低階管理人才可由就業市場直接取得,或是透過公司內部逕行培養,因此公司普遍有相當足夠的低階管理人才;高階人才大部分是家族成員,或是與老闆一起打天下的老臣,「量」雖足,但在「質」的方面,卻無法滿足公司的轉變。尤其是那些開國元老,生涯發展逐漸進入退休期,心態上已不復年輕時的果敢勇猛,在面對新的成長機會時,往往傾向保守,或不願接下發展新事業的重擔。即使願意接下開疆闢土的任務,仍沿用過去的經營思維,無法洞燭機先,掌握新事業發展所需優勢。

然而,在中小企業的人才結構中,問題最大的非中階管理人才莫屬。中階經理人必須承接高階主管的規畫與指令,並激勵、領導基層主管前進;遇到瓶頸時,還能主動找到資源,謀求解決方法,他們才是公司策略執行的重要關鍵。這群中階經理人除了要具備足夠的管理技能外,對公司的生態與運作,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。這樣的人才很難從外部就業市場直接取得,必須透過公司內部培養。除了一般的教育訓練外,適度的工作輪調歷練與領導傳承,都是不可或缺的。但中小企業受限於資源不足,普遍忽略教育訓練的重要,或誤以為只要花錢上課向外取經即可,並不重視領導與管理的傳承、輪調與主管輔導(coaching)等。

這種不均衡的漏斗狀的人才結構,使得中小企業在邁向下一波成長時,面臨了極大挑戰。理想的公司人才結構應該是量質俱佳的金字塔結構,除了有足夠的低階主管,更有充足的中階主管,協助公司調兵遣將,並配合具創新思維與國際觀的高階主管,上下一心、各司其職地協助公司成長。

 

挑戰3:管理制度

被動配合→主動出擊

管理制度的建立與設計,也是中小企業能否超越現狀的關鍵之一。管理制度的功能,在於透過常規與流程引導員工行為,以確保效率的達成。尤其是面對較複雜的情境,若缺乏良好的運作制度,員工們往往會因複雜度增加,而不知該如何相互配合,一再溝通卻仍難以形成互動默契,甚至產生不必要的誤會,造成效率降低。即使如此,一般中小企業往往在迫切需要時才會建立與設計制度,因為管理制度的建立耗時費力,也無法在短期中驗收成效。但企業主往往忽略了,當公司規模小,反而是導入成本最低的時候,若等到公司規模擴大,制度導入的困難度提高,耗費的資源將倍於已往。而且若無完善的管理制度,公司的規模也很難擴張。

制度存在的目的,就是在降低組織運作複雜度與提高運作效率,若缺乏這個基礎,公司的成長將會受限於管理能力而無法大幅前進。所以,公司規模小時,或許不一定要急著設立所有制度,但應該開始考慮各項制度的導入時間,確保所需的管理制度能走在公司成長步伐前,以提供未來成長所需的運作基礎。

 

挑戰4:能耐結構

分散無綜效→集中具綜效

分析中小企業的成長模式,不難發現多數的中小企業都採用機會導向型的成長,視追逐外部機會為成長的主要動能。這種模式雖然可以帶來快速成長,但也面臨許多限制:首先,外部必須隨時有新的機會出現,若整體經營環境變差,企業成長與創新就出現停滯狀態。其次,當公司習慣以追逐機會為成長途徑時,公司內部的能耐結構易呈現多元分散的現象,使得不同能耐間無法創造靜態與動態的綜效。過去公司為了掌握每項機會,勢必要培養若干能耐,若這些機會間缺乏一定的共通性,長期下來,公司內部的能耐結構就會不協調。這種不一致與分散的狀況,造成公司的資源無法聚焦,當真正好的機會來臨時,反而缺乏足夠的能耐因應;抑或是當公司的成長趨緩,想要透過既有的能耐來創造新成長契機,卻發現內部雖然有許多能耐,這些能耐卻沒有太大的關聯與綜效,無法整合成可供公司長期發展的核心能耐,由內而外地創造新成長契機。

因此,雖然機會導向型的成長可以在短期內為公司帶來成長,但面對下一波成長,中小企業主應 重新盤點既有的能耐基礎,汰弱留強,整合新的核心能耐架構,並改變舊有追逐機會的慣性,轉而以能耐為基礎,創造自己的利基。

 

挑戰5:併購成長

整合是關鍵

台灣許多的中小企業目前都已成長至一定的水準,若要再有下一波的成長,除了倚賴內部有機成長(organic growth)外,併購是另一成長蹊徑。然而,對照國外每年的併購件數,目前台灣的成功案件數相當低。併購要成功,除了有賴慎選對象,與事前完善的評估作業外,併購後的整合,往往是成功關鍵。尤其是進行國外併購案時,跨國整合流程與作業深具挑戰。而這也是大部分中小企業主極易忽略的地方。大部分的人都將併購焦點置於對象選擇與購買價格上。但是,若缺乏良好的整合流程,仍無法在合併後創造價值,再便宜的價格也是無用。反之,若真買貴一點,但最後透過完善的整合,創造出預期的成果,貴一點也是值得的。所以,併購的重點應該是後續整合問題。

台中的成霖企業於2003年併購美國Gerber公司,在取得其通路與品牌後,整合既有的Danze品牌與銷售團隊,以客用浴室為主要訴求,成功打開美國市場。成霖並將Gerber原有的工廠移至大陸生產,最後,以美國行銷、台灣設計研發、大陸製造等模式,形成一個全球整合與分工的網絡。而這樣的併購整合流程,也協助它於2004年買下歐洲的Lenze2006年買下台灣麗舍廚具通路、2007年併購英國的PJH。連續幾年的併購式成長,使得成霖企業的業績大幅成長,也讓其從代工的廠商逐步轉型成自有品牌的公司。

併購後的整合,除了公司本身要有一套併購的標準作業程序外,公司內部更必須有完善的管理制度,否則併入新的公司後,新的員工反而無所適從。如上所述,台灣中小企業的管理制度通常較為鬆散,雖然可以透過顧問公司解決併購流程等問題,但合併後由於本身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,使得兩家公司管理制度與流程的整合造成許多問題。

 

三大突破要務

中小企業要邁向下一波成長,必須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:

 

創新要務1

重建決策體系,

構築多元決策機制

這大致上可從內部與外部兩方面著手:就內部的部分,雖然公司內部已經習慣由董事長一人決策,但身為企業最高領導人,應該主動建構能包容不同聲音的組織文化,甚至以身作則,開始主動聆聽、詢問不同主管對相關決策的看法。一般而言,初期時,被詢問的主管往往不敢、不願,甚至不能清楚講出想法,但領導人應該鼓勵他發言,甚至教導他如何思考,這個過程本身,就是領導傳承的一環。許多領導人常會抱怨公司高階主管能力不足,但他們卻忽略了領導人的示範作用與引導功能。事實上,領導的要務就是協助僚屬成長,訓練他們成為能獨當一面的管理人才。因此企業主必須開始主動發掘部屬的潛力,盡力協助其成長。企業主也必須培養健康的心態,接受部屬比自己優秀是一件好事,願意主動栽培員工。另外,最高領導者也應懂得援引外部力量,協助公司決策體制的健全。除了外部顧問的引進外,透過獨立董事的設置,提供公司更客觀且更具前瞻性的發展建議,指引公司未來成長的方向。

 

創新要務2

盤點現有能耐,

找出核心能耐

事實上,中小企業初嘗成功的滋味後,通常已具有一定的能耐基礎,但高階主管可能對「核心能耐是什麼」、「潛藏於何處」這類問題,彼此間的認知有所不同,以致無法整合既有的能耐基礎,朝向以能耐為基礎的成長。通常核心能耐的尋找與確認,可以透過流程的解構來完成,公司可先將整體價值創造的流程更明確劃分,並逐一檢視與競爭者的異同及強弱,以歸納出核心能耐。有一點要特別留意的是,通常核心能耐或關鍵流程,往往與公司的策略定位有關,也就是說某項流程之所以成為關鍵或核心能耐,往往與公司策略定位相關,這項流程或能耐若配合其他的策略定位,可能就不全然是有價值的。因此,公司在做核心能耐盤點時,應同時考量與策略定位的配適性。

 

創新要務3

提出新願景,

打造大成長

決策體系經過重整,核心能耐也盤點過後,中小企業應該提出新的成長願景,以帶領全體員工邁向下一波成長。

成長願景不應流於口號或公關語言,而應至少包含三項元素:價值主張、策略定位、競爭優勢來源。也就是說,面對下一波成長,公司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,應規畫好該提供何種價值給客戶(價值主張),並且選擇何種經營模式(策略定位)以產生此價值,並與競爭者造成差異,創造出獨特的競爭優勢(競爭優勢來源)。

為何在提出成長願景前,公司必須先建構多元的決策機制與能耐盤點呢?因為願景的三項元素,都需要清楚的核心能耐支持,否則往往流於空談或公關語言。而公司也應該逐漸放棄「追逐機會式」的成長,轉向「能耐基礎式」的成長模式。但這並不代表機會的掌握不重要,而是公司應將每項機會視為培養能耐的契機,不放棄每次厚實核心能耐的機會。

此外,應轉而思考如何以自身的能耐,創造更多新的機會。例如近幾年雖然內需市場不景氣,85C咖啡靠著快速布建通路與後勤供應能耐,提供客戶平實價格的產品(價值主張),並透過中央廚房的體系(策略定位),創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。

一旦有了清晰的成長藍圖後,公司應據此規畫未來三到五年的管理者培訓計畫及相關的管理制度,建立完善的領導梯隊。尤其是未來成長所需的關鍵人才,公司應該特別著力培養。通常這種培養過程應該量身打造,除了確保訓練內容能與經理人的需要結合外,更必須要求培訓結果能支持公司未來的發展。教育訓練或上課聽講等方式,只是培訓計畫的一環,應側重領導的傳承與管理的輔導。

有鑑於此,管理制度的設計相對重要,公司內部必須建立一套良好的制度,鼓勵各層級的管理者主動培養僚屬,讓各層級的領導經驗得以傳承。而主管也可以透過這個教導的過程,重新內化自己的管理經驗,收教學相長之效。此外,公司內部也應訂定一套完善的工作輪調系統,讓經理人能在各職務上歷練,培養高階管理者應有的視野。所以,整個管理人才養成體系,不應僅是單純、獨立的教育訓練計畫,應該是在明朗的成長願景下,結合有系統的管理制度,量身訂做而成。

 

五大基本功課

如何讓企業體持續成長與創新,是所有企業在經營之路上一致面臨的困境。中小企業在資源有限與競爭壓力環伺下,成長動能的維持倍覺艱辛。然而,愈是困境,愈是險隙,更應該從基本面思考未來的成長:重建決策機制、釐清核心能耐、提出新的願景、培養關鍵人才、調整管理制度,是中小企業未來成長的五大基本功課。然而,蓄積已久的能量也要在適當的時機一傾而出,才能真正突圍,擺脫困境。這個時代就是最好的時代,這個時機就是最好的時機!

 

邱奕嘉博士/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系所副教授

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chia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