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家必修課:先回頭檢視自己的頭耐

出處:天下雜誌第392 2008.3.12

口述: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系邱奕嘉教授

採訪與記錄:黃亦筠

 

中部蕃薯企業,能在物競天擇下生存,順利跨過第一個成長天險,都有一定的能耐。但走向國際化,規模變大後,遇到什麼問題?

中小企業與其不斷追逐短期機會,老闆應該先認清企業本身的能耐結構,也就是核心競爭能力。過去中小企業多半尋找浪頭式的成長。看到浪來,就立刻投下去,因為成本低,加上產業正在起來,企業也跟著起來。公司小的時候,不太在意浪頭的大小,有機會就去賺,但中小企業規模也會逐漸變大,機會的不可預測性,反而讓企業的能耐結構散亂。這時如果企業追求大幅成長,自然困難,因為能耐結構已失焦,沒有脈絡可尋。

早期中小企業的國際化,可能是客戶國際化,現在面臨開始需要營運管理,可能研發在台灣,製造工廠在大陸,行銷又在美國,不同營運中心需要一套制度串聯起來。倘若缺乏制度,即便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中小企業,也很難進一步多角化或邁向跨國營運。

中小企業需要開始建立組織及制度。從流程去思考制度,把公司所有流程重新盤點一次。思索不同的流程下,企業應該用什麼樣的制度,透過盤點流程,去解決下一個問題。另外則是盤點企業的核心能耐。企業可藉由盤點流程去找出本身的核心能耐。進一步把核心能耐盤點出來,才能重新檢討策略形成機制。要形成好的策略,企業要先清楚真正的能耐在哪,才有辦法真正思考企業的願景和未來,而不是淪為公關稿上的口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chia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